FST手術剪以其鋒利度、精準的咬合性與優異的耐腐蝕性能,廣泛應用于顯微外科、眼科、神經外科及實驗動物手術等高精度操作領域。其性能的持久穩定,不僅依賴于制造工藝,更取決于使用后的規范清洗與維護。科學的清洗
FST手術剪是實現長久正常使用的關鍵,任何不當操作都可能導致刃口鈍化、關節卡滯或交叉感染,嚴重影響手術安全與器械壽命。

第一步:使用后立即預處理
手術結束后,應立即用無菌生理鹽水或蒸餾水沖洗剪刀表面,清除血液、組織殘留與體液。切勿讓有機物干燥附著,否則會增加后續清洗難度并加速腐蝕。可使用軟毛刷(如牙科刷)輕輕刷洗關節縫隙與刃口凹槽,避免使用鋼絲球等硬質工具損傷表面。
第二步:浸泡軟化與去污
將其浸入含有中性或弱堿性酶清潔劑的溫水中(水溫35-45℃),浸泡時間5-10分鐘。酶制劑能有效分解蛋白質、脂肪等有機污染物,顯著提升清洗效率。嚴禁使用含氯消毒劑(如84消毒液)或強酸強堿溶液,以免腐蝕不銹鋼材質,破壞表面鈍化層。
第三步:手工精細刷洗
取出后,使用軟毛刷重點清潔剪刀的關節軸心、刃口咬合面與指環內側。刷洗時保持剪刀開合動作,使刷毛深入縫隙,確保污物清除。對于顯微剪等超精細型號,建議使用放大鏡輔助操作,避免用力過猛導致刃口崩缺。
第四步:高壓水槍或超聲波輔助清洗(可選)
對于污染嚴重或結構復雜的剪刀,可采用高壓水槍沖洗,確保死角無殘留。或使用超聲波清洗機(頻率40kHz),在酶液中清洗3-5分鐘。注意:超聲清洗時間不宜過長,避免空化效應損傷刃口。
第五步:漂洗與去離子水終洗
用流動的溫水沖洗剪刀,去除所有清潔劑殘留。最后使用去離子水或蒸餾水進行終洗,防止自來水中的礦物質在表面形成水垢,影響光澤與后續消毒效果。
第六步:干燥與檢查
用潔凈、柔軟的無絨布擦干剪刀表面,或用壓縮空氣吹干關節內部水分。嚴禁自然晾干或使用普通毛巾擦拭,以防二次污染或纖維殘留。干燥后檢查刃口是否完好、開合是否順暢、咬合是否嚴密。若發現卡頓,可在關節處滴加少量專用器械潤滑劑。
第七步:包裝與滅菌準備
將清洗干燥后的FST手術剪放入器械盒或包裝袋中,確保刃口受保護(可使用剪刀保護套),避免運輸中磕碰。隨后進行高溫高壓滅菌(121℃或134℃),為下次使用做好準備。